194
文:向善财经 这两天,一些投资牧场的朋友找我诉苦,汽车疯狂降价就算了,原奶价格也一直在降,降得大家有点肉疼。 看了一眼优然牧业和现代牧业的业绩预告,好家伙,一个比一个亏得厉害。 优然牧业刚发没多久的业绩预告,23年业绩预亏10.3亿到10.7亿。前段时间现代牧业也发了23年业绩预警,净利润同比减少约66%—72%。 业绩这么惨,主要因为原奶卖不上价,并且受乳牛价格变动影响,原料奶业务毛利率下降及毛利额减少,牧场都不怎么挣钱了。 牧场这么亏钱,乳企怎么样呢? 我们来看看背后的伊利、蒙牛,伊利三季度营收974亿增长3.7%,蒙牛中报营收511.19亿增长似乎还过得去。 再看利润,数据显示,伊利23年三季报净利润同比增长了16.36%,中报利润只涨了2.85%,蒙牛方面没有发布三季报,中报归属净利润同比减少了19.48%,相对差一些。 看财报,乳企的表现似乎还说的过去,只是上游牧场恐怕笑不起来,未来业绩怎么办,股价能不能上得去?都是比较头疼的问题。 上游企业们亏损的“锅”,谁来背? 牧场亏不亏,一个重要的指标是看毛利率。盈利预警公告中,优然牧业把话说的也很明白,毛利率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原料奶供需阶段性不平衡。 啥意思?原料奶供给相对过剩了,乳企业采购价格低,采购的量可能没以前那么多了。 总之,有效需求不足。 这一点从伊利、蒙牛这几年的增速也看得出来。 液态奶市场,这几年的增量有限,消费端恐怕很难再有大的提升。 乳业产业链条必须面对的一个事实是,过去液态奶的高增长,已经成为历史,高增长时代结束,也意味着接下来的增长会更难。 增长难,其实可以更具体。 比如,习惯喝液奶的人群,还是那一部分人群,并且,随着主流消费人群的变迁,用户群体也在减少。 C端的液奶消费人群基本上就是学生群体、健身达人,这些都是刚需人群。而刚需奶的产品价格不高,经过2021年的涨价潮,也很难再有提价空间。 另外,曾经被认为有潜力酸奶品类也在大幅降价。 马上赢的一份春节期间统计数据显示,2024春节期间,奶粉、纯牛奶、酸奶、坚果等包含一定礼赠属性的类目中整体销售额平均下降了10%,酸奶类目下降了21%. 很明显,酸奶的市场需求不足了。特别是高端酸奶,降价降低得很厉害。 拿卡士酸奶来说,主力产品原味鲜酪乳三联杯去年的平均售价降幅,从年初的9%降到了年末的13%。450g的简爱超级桶风味酸乳原味也从降幅也从3%降至12%。 另外,根据灼识咨询公布的数据,过去三年整个低温酸奶市场整体负增长11.4%。 如果说原奶是“乳企”的基本面,那么酸奶就是“第二曲线”。 酸奶跟纯奶不一样,酸奶是非刚需的消费品,毛利润很高,但这两年终端消费的热情也确实在降。 当然,这里面肯定有价格的原因,毕竟消费越来越分层,大家对未来的消费预期变差,非刚需的支出都在减少。 特别是年轻人,消费越来越理性。“不是好喝的酸奶买不起,而是纯奶拌沙拉更有性价比”。第二曲线没了想象力,乳企增长失速,恐怕最终买单的还是个大牧场和奶农。 所以,优然牧业和现代牧业预亏,这个“锅”恐怕还得市场来背,但非要打破砂锅问到底,伊利和蒙牛增长不及预期也是原因之一,多少要担当一点责任。 牧企亏损,乳企降价的新机会? 牧场预亏可能是一根导火索,当牧场承担了亏损,压力恐怕还是会传导到乳企自己身上。 天眼查APP信息显示,2015年之后,伊利已经拆分了优然牧业,不过,伊利股份依旧是优然牧业的第一大客户。 根据22年财报,向伊利销售原奶的收入占到优然牧业原料奶销售收入的96.6%。当初伊利拆分优然牧业,还是为了寻求更好的融资机会,业务上,优然牧业对伊利依赖还是很重的。 反过来看,伊利对优然牧业也是有“依赖”的。 这个“依赖”就是成本。 成本结构上,根据22年财报,伊利液体乳产品中,直接成本占比81.7%。所谓直接成本?其实大部分就是原乳采购成本。 优然牧业业绩预亏,原奶价格下降,势必会导致原材料成本大下降,那么这么重要的原材料价格下降,能不能推动伊利、蒙牛来一波“降价潮”? 就好比锂原料成本下降后,7.98万的比亚迪秦搅动汽车市场。原奶价格下降,伊利、蒙牛能不能再掀“降价潮”搅动一次乳业? 毕竟原奶企业都亏成这样了,乳企何不加大采购原奶,产品上主动降价,进而主动卷一把终端消费市场呢? 对乳企业来说,降价是有好处的。 降价意味着存量市场中,掌握市场定价的主动权。 原奶价格下降,带来的要么是利润空间,要么是降价的主动权,伊利不缺利润更不缺现金,缺的是如何亟需从蒙牛、光明等同行那抢到更多的增长。所以降价,是掌握竞争主动权的关键一步。 原奶价格下降,其实也给了伊利一个契机,加大出货把价格再往下打一打,也许就能打出一个新的增长空间。 毕竟这年头儿,消费者会跟产品较劲儿,也会跟营销较劲儿,但谁跟低价较劲儿呢? 站在消费者的立场上,降价肯定是好事儿。 这几年外部大环境不好,大家的消费预期都在下降,这个时候降价,可以让人们有更多的获得感,企业也更容易获得增长。而牛奶降价,有抑制物价的意义,也带有一定的社会意义, 实际上,中国人喝牛奶这件事,其实还是有增长的空间的。 客观来看,牛奶对人们健康的价值,不亚于鸡蛋。但在人们的生活中,显然又没有鸡蛋那么重要,当然这里面有饮食习惯的因素,但另外一个重要的影响是,鸡蛋比牛奶更便宜。 所以,不是液态市场真的触底了,市场可能确实需要更低的价格,来推动渗透率迈进最后那10%。 伊利和蒙牛谁能拿到这“最后的10%”,可能才是下个阶段增长的关键。 不过,降价这事儿,也不能一厢情愿。还是要遵循客观规律。 从资本经营运作的规律来看,降价可能不是企业所愿。牛奶生产过剩?倒沟里不就完了?这事儿又不是没发生过。 远一点的1932年美国经济危机,有人失业在街头吃了上顿没下顿,而农场主和奶农却在往密西西比河倒牛奶。 近一点的21年某综艺,为了给艺人“助力”,粉丝买完蒙牛真果粒奶直接倒掉。还有23年初,网传内蒙古和山东等地的倒奶杀牛事件。 所以,原奶价格下跌未必一定会导致乳企产品价格下降,企业可以通过其他方式来解决。 只是,相比“倒牛奶”,降价可能更有意义一些。 短期来看,降价可能会影响利润表现,但伊利蒙牛都是现金流、利润很强的企业,经营也很稳定,很多投资人也是看中了公司稳定的分红。 所以,短期的利润波动可能并不会对二级市场产生太大影响。 长期来看,趁着原材料降价,加大力度拉高渗透率,其实也是在拉高未来利润成长和现金流成长的上限,这可能比短期保利润增长,更有战略价值和意义。 乳业赛道,流传着这么一句话:短期看价格,中期看品类,长期还得看人口。 人口的变化的大趋势不可阻挡,行业发展的规律也不可逆,但这并不意味着一定没有新的机会。过去无数的经验表明,真正转机往往都是在看似无解的局面中找到变量,并且把变量转化为优势。 显然,对于格局日渐固化的乳业赛道来说,价格就是个最大的变量。 伊利、蒙牛们能不能利用好这个变量,我们拭目以待。 免责声明:本文基于公司法定披露内容和已公开的资料信息,展开评论,但作者不保证该信息资料的完整性、及时性。另: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文章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与否须自行甄别。 文章来源:“向善财经”,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文章代表作者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热传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
2024-11-05
2024-09-29
2024-09-26
2024-09-26
2024-09-24
2024-09-24
2024-09-24
2024-0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