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以变续命,东软演绎软件企业AI化新样本

#媒体热点# 2024-3-25 07:22 242人围观 媒体热点

撰文 | 懂懂
编辑 | 秦言
来源:懂懂笔记
今年,科技界圈的位势正在发生转变:微软取代苹果,成为全球市值最高的企业。此前,苹果在这个位置上停留了七年有余。另外,资本市场上还有一个奇迹就是英伟达,市值已经稳稳站上2万亿。微软和英伟达被资本市场看好,都是因为AI。
智能化,是世界不可逆的趋势。顺时代而变,则是每个企业在时代洪流中必须要做出的选择。只是,每个企业进入AI的路径并不相同。 

近日,中国的软件老兵——东软,也提出了智能化战略,并且伴随战略的提出进行了大规模的组织变革。过去十来年,传统软件企业在互联网的冲击下,在业界的存在感不断下降。这次在AI大浪潮中,东软已被冲击敲醒,以变续命。

在长命的行业里要“以变续命”
微软算是科技界的长青树吗?成立至今已经近50年,曾是全球最大的软件公司,很长时间霸占着全球市值最高的位置;比尔·盖茨也因此成为在全球首富位置上停留最长的企业家。这家公司,创造了产业奇迹,也创造了财富奇迹。
但微软并不是长青树,在互联网崛起的那些年,微软步调没有跟上,被逐渐甩开。所幸在互联网之后,又迎来了云计算的机遇,微软慢慢复苏。后来更是在AI开启的时候,凭借对Open AI的投资再次登顶。
这里回忆微软的发展历程,是想说一个观点:软件是一个长命的行业,但软件企业长命的并不多见。在软件领域,曾红极一时的CA、Oracle、SAP等等巨头,辉煌的时间都不算太长。微软算是幸运的,错过了一些,但又抓住了一些。

“软件是一个特别有光明前景的领域,这么多年经久不衰的发展。但是你会看到另外一种情况,在这么一个经久不衰的行业里,软件公司的寿命并不那么长。”东软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刘积仁一路走来,发现多数软件企业的平均寿命也就七八年,“当年跟我们同期创业能走到今天的,差不多也是万分之一了吧。”
没错,科技领域始终快速迭代,企业只有跟紧产业的节奏,才有可能不被淘汰出局。作为一家30多年的软件企业,走到今天靠的就是不断变革、不断寻找未来方向。“在东北有句话叫挣命,与命抗争。明明知道平均寿命就那么长,你不为未来设计就没有希望。”刘积仁颇为感慨,从一开始做软件产品,到系统集成、解决方案、国际化、软件遍在化,东软每五六年就会变一次。
今天,时代再一次给了东软挣命的机会——AI。AI是产业界一次重大的技术迭代,其对社会的改变将是巨大且深远的。每一个企业,都有机会在AI时代重新定义自己。微软2023年在资本市场狂飙,就是因为其用AI改造了每一个产品。
“环境在变,技术在变。在发展的过程中,我们看到东软有巨大的能量和空间还没有释放,这给了我们追求变革奔向未来的勇气。”刘积仁坦言。
GPT4被称为AI的“iPhone时刻”。大家都还记得,苹果在2007年发布的第一代iPhone,后来带动了一个怎样庞大的移动应用生态吧?在AI的“iPhone时刻”被按下之后,一个更大的AI应用生态开始酝酿。
如果说2023年是生成式大模型狂卷的一年,那么未来几年的焦点将是AI应用落地。产品AI化,应用AI化,行业AI化,一切都在通过数字化走向AI化。对此可以有两个清晰的判断:

  • 第一,AI只有从大模型走向应用,才是在为社会创造真正的价值;
  • 第二,AI的应用相比大模型,将是更大的市场。通用大模型全球有几个就够了,但是应用的创新则无穷无尽。

场景+数据,东软AI时代的抓手
面对AI这样的历史性机遇,每个企业都会根据自己的情况做不同的路径选择。有的是聚焦,有的是转型,有的是重新创业,东软选择的是“释放”。
三十年发展历程中,东软抓住了社保、医保、医院、智慧城市、通讯、汽车等一个又一个行业数字化的机遇,完成了数字圈地的过程。面对新的时代,其有优势也有劣势。
优势是东软在一些非常有前景的产业中扎住了根,并且与客户有着紧密的联系,有场景、有数据,这些都是东软未来可以释放的空间。
劣势是业务分散,核心竞争力不突出,内部组织复杂,行动变得迟缓。

具体来看,东软的业务可以用四纵一横形容:智慧城市、医疗健康、智能汽车互联、企业数字化转型是四大垂直领域,国际化是一个横向领域。
东软在智慧城市领域涉足面非常广,从社保、公共政务,到教育、交通、安全、财税等方方面面,在与政府客户一起创新、变革的过程,东软更懂客户、更懂行业。
在医疗健康领域,东软是国内布局最早、覆盖面最全的公司,从医院信息化,到医疗设备、医疗保险、云医院等,东软可以说是伴随了医改和医院数字化的整个历程,在诸多细分领域都处于行业头部位置。
而汽车软件,东软已经做了三十多年,一直在跟着客户的需求而变。发展到今天,已经覆盖了包括汽车基础软件平台、整车操作系统、智能座舱、自动驾驶、EV动力系统、车云一体、智能通讯、信息安全、大数据等关键领域。不知不觉间,合作的国内外主流汽车厂商已经超过50家,产品覆盖60多个国家、220多款车型,可谓全球软件定义汽车时代产业变革的赋能者。
第四个垂直领域是企业数字化,东软为运营商、金融、民航、文化传媒、智能制造等众多领域的大中型企业客户提供了差异化、场景化、智能化的产品与服务,助力这些企业全面转型数字化。
另一个横向就是国际化。东软在海外主要是两类业务:一是以嵌入式存在于消费电子、汽车等硬件当中,二是政府、企业的数字化解决方案。
东软的业务看上去分散,但是面对AI时代是有两大关键抓手的——场景和数据。为什么这么说呢?“技术是为使用者带来价值,而不是为你自己带来荣耀。”在刘积仁看来,AI最难的一关就是把最好的技术变成客户价值。AI的最后一公里,一是要场景,没有场景就没有应用;二是要数据,没有数据就没有AI。
“我们过去走的每一个步骤、获得的每一个项目都没有浪费,我们拥有市场上最有价值、最宝贵的资源,这些是未来AI的重要基础。” 在刘积仁看来,过往的积累在AI时代都有机会得以释放。

聚焦、瘦身、激活,重回年轻态

机会虽然就在这里,但东软想登上AI的大船并不容易,必须做出改变。“如果东软有一天走得不够好,原因一定不是市场而是我们自己,是我们自己不够敏感,我们在竞争力上不强。”刘积仁对此很清醒,如果还用过去的模式来推动智能化战略,就赶不上现在的市场节奏。
所以,东软谋变。
对外,东软选择聚焦。重新梳理企业战略,顺应趋势定位聚焦解决方案智能化,分为三个方向:一是AI赋能的解决方案,二是数据价值化的解决方案,三是服务化的解决方案。在懂懂看来,东软要做的事就是要紧贴着客户需求做AI应用落地,打通AI最后一公里。当很多企业卷大模型、想当AI时代的王者时,东软想的是用AI与解决方案的深度融合,推动数据的价值化、变现,以服务赋能客户,创造客户价值,踏踏实实做“AI摆渡人”。这样的企业可能不会成为微软那样的巨头,但是AI时代要靠千千万万这样的企业去实现。
对内,东软也进行了组织变革。大企业病会让一个组织臃肿、迟缓,作为一家长寿的软件企业,必须要让自己年轻起来。
一是瘦身。面对庞杂的业务,东软的组织架构也越来越最复杂,层级多,交叉多,大大影响了工作效率。升级组织运营,把层级减少,把分散在不同单位里的同样职能合并。具体的做法是取消4个事业本部(医疗IT、汽车、政府、通企),重组11个事业部,重组销售组织(取消4个大客户部、8个大区化繁为简至6个大区),取消所有事业部的平台组织,建立集团统一的销售运营管理部、项目管理部、财经管理部等。
二是激活。让身体年轻需要激活细胞,让企业年轻则是要激活人。东软“老人”多,一个人在一个岗位时间长。东软的变革要让每一个人积极参与进来,改变考核和激励机制,在内部主张干部年轻化,干部能上能下,同时也希望能从外部引入人才。举个例子,过去三个月中,东软有三分之一的干部发生了变化,或轮岗、或退岗,也有三分之一的年轻干部上岗。显然,东软在通过对人才的激活,来激活这个组织。
东软集团副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首席战略官荣新节表示,作为变革的一部分,公司的管理层也不能在高位躺平,要轮值。在他看来,有变化才能激活每一个人,让每个人能够在自己所在的组织里面发挥作用。
据荣新节透露,这一次变革进行得很快、很顺,员工也都希望看到企业发生变化,三个月时间已经基本调整到位,新产品也都蓄势待发。
另有东软内部员工表示,这一次内部调整很大,员工感到沉寂了很久的东软又在重新活跃起来,内部的氛围都不一样了,谁不想自己的公司活得长、活得好呢?“今年我们会不断发声,快速迭代产品,让市场持续看到我们的变化。”
正如刘积仁所说:“东软今天的变革是想变回年轻态。对这个世界的变化更敏感,希望以最快的速度迎接新的挑战。”

【结束语】
软件是一个长命产业,软件企业却大都比较短命。“我们如果能够不断活下去,就是因为我们不断地变革。我们这次求变也是为了能够活下去,活得远、走得远。”
AI是所有企业的机会。大模型只是少数企业的游戏,未来千千万万的企业都将在AI应用中找到自己的新生命。东软之变,很务实地选择了AI落地的路径。
微软作为全球软件企业龙头,已经在AI时代找到了自己的定位。东软这一次全面变革,能不能成为AI时代的另一个软件样本呢?
决心看到了,接下来要看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