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两年花百亿销售费的科沃斯在研发上有点抠

#媒体热点# 2024-6-17 00:55 226人围观 媒体热点

作者/飞雪
编辑/薛向
出品/壹览商业
头图/科沃斯官方微博
与从财报数据里“见真章”相比,或许洞察一家上市公司的另一视角,则是从其重磅新品里“寻真相”。
一个多月前,扫地机行业头部品牌科沃斯,发布其新一代双恒贴边扫拖真旗舰——地宝X5 PRO,并在科沃斯官方商城、天猫、京东等平台率先开售,预售价格4999元起。
据多家媒体报道,作为科沃斯2024年的首款旗舰产品,地宝X5 PRO在交互与体验、扫拖清洁性能、基站功能等方面均有所提升,进一步实现解放双手的家居清洁体验。

图源:网易

然而,身为“茅指数”成分股的一员“大将”,科沃斯的年底新品到底能为其在资本市场带来多少营收和增利?
尤其是在年度报告里,科沃斯披露的“近三年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中,其2023年净利润比2022年同期大跌63.96%,扣非净利润同比暴跌70.26%。尽管营收有所增长,但同比增长仅为1.16%,且从近三年看,科沃斯营收增速放缓乃不争的事实。

图源:科沃斯财报

本文并不想就其财务数据“剖根问底”,却试图以科沃斯上半年发布的两款主打新品为视角,换一个维度对科沃斯“抽丝剥茧”,以期在一定程度上管窥科沃斯正经历着什么,其在扫地机器人行业大举迈入AI主导的“技术下半场”之际,又或将有着怎样的“终局”?

科沃斯的9.5CM到底薄么?
在扫地机器人市场陷入增长瓶颈、各大品牌为“上量”而不惜“以价换量”之外,推新品、上概念、“卷”AI等前沿技术,就成了整个行业新的“主旋律”。
其中,今年伊始,扫地机市场开始围绕“脏污识别”这一功能,展开了“技术大比武”。这里的背景是,多年来“困”于外观“形态”的扫地机产品本身,其“机身高度”限制了其能触及的“清洁能力天花板”。
换言之,只要不去将机身做“薄”,势必就会使得扫地机仍会存在难以触达的清洁“死角”。对此,科沃斯“似乎”抢先抓住这一热点,试图以“超薄”新品引领新潮流、“盘活”市场。

细究科沃斯的主推新品T30 RPO和X5 PRO,其主打的核心卖点恰恰是在机身高度上不断“加码”。
其中,地宝T30 RPO机身高度为10.4CM,而在地宝X5 PRO推向市场之际,更在“超薄”卖点上再举“缩水”,直接以“9.5CM超薄”为核心亮点,向用户传递其“超薄超窄机身,低矮狭窄区域畅通无阻”的新品“新优势”。
事实上,“超薄机身”对科沃斯来说,甚至被其于新品传播中冠之以技术突破这般高深意义,即,通过“全嵌入式激光雷达设计”,方才让科沃斯的新品能进入沙发、床等家具底部进行畅通无阻地“清洁”。
其实,早在去年8月的X2新品上,科沃斯就已经开始采用半固态激光雷达技术,利用其之前惯用的方形设计,将半固态激光雷达内置到机身中,从而实现其扫地机机身高度,最终在X5 PRO新品上做到了9.5cm。
与存量时代的大家电行业陷入“技术创新低迷期”,新消费等领域则“轻装上阵”在用户、资本两端大热相比,扫地机这一细分品类,数年来“玩家”有限,科沃斯则凭借其进军该细分市场历史悠久而有行业“老大哥”之称。

然而,贵为“老大哥”,却不应在竞争态势日趋严峻的环境下过于“自信”,只做到了自己“低头拉车”,却未做到实时“抬头看路”。
梳理扫地机行业科沃斯的多个竞争“小伙伴”,实则这些“后来者”在对“机身高度”这一直接关系“脏污识别”甚至“无死角清洁”等产品核心竞争力上,丝毫不比科沃斯“偷懒”。
甚至有些品牌,为突破机身高度已经进行了多年的技术攻关,但在新品问世前,并未“放出风声”,或许这也难免会让科沃斯“陶醉”在自己的“超薄”优势之中。
以石头科技为例,其是选择联手“强者”的方式,与英飞凌、pmd、欧菲光三家供应链厂商,进行了持续5年研发,最终以“双光源固态激光雷达方案”,让石头扫地机新品的机身厚度做到了8.2cm,此“厚度”与科沃斯今年新品的9.5CM高度,可谓“高下立判”。
再以追觅科技为例,虽与科沃斯、石头等“玩家”,在“缩水”机身厚度上有着从激光雷达技术路线创新上,探求更薄可能的“共识”。不过,在4月中旬,其发布的扫地机新品X40 Pro Ultra,则通过采用LDS+双目视觉方案,打造了基于LDS激光雷达的自升降功能——当X40 Pro Ultra要进入低矮空间时,通过线激光识别出低矮空间,并自动降下LDS激光雷达,在降下LDS激光雷达后,X40 Pro Ultra机身厚度也随之降低为8.8cm。
由此来看,无论是8.8CM,还是8.2CM,无不令“老大哥”科沃斯今年主推新品,因9.5CM的“超薄”而存在“产品力”上“先输为敬”。
“卷就一个字”,科沃斯虽然今年高调推广其新品,但殊不知竞品一个个“来者不善”。经过对不同品牌新品对比研究发现,在“定位导航方案”上,科沃斯新品沿用的依然是传统激光雷达方案。
而目前,业界“后来者”的新品,却大都开始使用全固态激光雷达,甚至直接用上了如特斯拉FSD V12类似的双目视觉方案——这进一步让科沃斯今年的新品,在核心技术上身陷“落后”困局。
同在4月中旬,云鲸的新品发布会上,其扫地机新品逍遥001采用的便是“双目视觉”定位导航方案。而与石头科技类似,云鲸这套技术方案也非“一日之功”。用其创始人张峻彬的话说,“自2021年组建双目视觉团队,花了三年时间研发出了这一采用双芯架构的真双目视觉方案。”
而科沃斯新品“超薄”却不“薄”、定位导航技术相对“落伍”之外,其新品上市后“泼天的投诉、差评”,或许是用户用钞票为科沃斯品牌买单之后,做出了颇为无奈的选择。

年维修费用暴增139%
科沃斯尽管在多个公开场合“高调”推广其新品,但是其新品经用户使用后出现的种种质量问题,却迅速在黑猫投诉和京东自营产品页面的评价和追评中,被用户以图文和视频形式进行投诉、“差评”,不啻于揭开了科沃斯的“遮羞布”。
经调查梳理发现,科沃斯年度新品上市后,消费者在黑猫投诉等平台对其新品存在的诸如避障、脏污识别等“花样百出”的问题投诉量日益增加。
而行业中科沃斯“小弟们”,却以领先于科沃斯新品的技术方案将类似问题予以“妥善”解决——例如,某竞对新款扫地机,在拖完地后,能够对地面的脏污程度进行AI判断,进而决策是否再拖一遍。
相对而言,用户在黑猫投诉中对科沃斯的新品提出的意见之一,便是在地板上即便留有诸多水渍和大量水珠、容易让人滑倒的情况下,科沃斯的新品扫地机也不会再去拖一遍。

图源:科沃斯新品电商销售页面用户评价截图

关于科沃斯新品的用户体验,实则“花样百出”。下面三张截图,同样来自于用户对科沃斯今年主推新品X5PRO的评价,而从该用户提供的其扫地机APP后台“异常消息”截图来看,仅2024年5月8日至5月16日区区一周时间,这款科沃斯高端年度新品的“异常消息”就逼近20条之多。

图源:科沃斯新品电商销售页面用户评价截图

事实上,科沃斯的产品高维修率早已在其企业报表中得到体现。其2023年报表显示,科沃斯售后维修费用高达5.19亿元,较2022年增长139%。
而一边是新品质量问题频出、用户投诉和差评“高企”、科沃斯不惜斥巨资为维修“买单”,另一边却是,这一昔日“扫地茅”却两年时间花了近100亿元销售费用。
科沃斯财报数据显示,其2020年至2023年期间,销售费用分别为15.61亿元、32.37亿元、46.23亿元、52.97亿元,占当年营业收入的21.58%、24.74%、30.17%、34.17%。
值得注意的是,在过去两年扫地机市场“以价换量”、竞争犹如“血海”的背景下,科沃斯于2022年、2023年,两年支出的销售费共计99.20亿元,直逼百亿。
若能“种豆得豆”,投入获得相应产出,自然亦无可厚非。但科沃斯2022年、2023年的业绩数据,却揭示了其销售费用同比增速,明显高于营收增速的“真相”。
简言之,科沃斯两年近百亿的销售费用,并没有实现对其营收增长的推动,反而身陷增速放缓,以及净利润大幅下降的困局之中。
其财报数据进一步显示,科沃斯2022—2023年及今年一季度,连续处于增收不增利的“窘境”,去年第四季度的扣非后净利润更是以亏损“收尾”。

重营销、轻研发的科沃斯能否再回“扫地茅”?
相较于两年百亿的销售费用支出,科沃斯在研发上却有些“不够大气”。年报显示,2023年,科沃斯对其研发人员进行减员。期末,其研发人员数量为1562人、占员工总数为16.11%,分别较上年同期减少38人、下降1.78个百分点。
尽管科沃斯在年报中称,公司注重研发效率与成果转换,确保研发成果迅速转化为实际生产力。
但事实上,科沃斯“注重研发”的背后,是表面上研发支出略有增长,但财报却有数据有真相地显示,与研发费用相比,其销售费用的增幅更高,同期保持在研发的6倍左右。
财报进一步显示,2020—2022年,科沃斯的研发费用率分别为4.67%、4.20%和4.85%。作为对比,同期,科沃斯“小弟”石头科技的研发费用率,则分别为5.81%、7.56%和7.38%;另一“小弟”追觅科技,每年研发投入占比则超10%。
与这些同行“小弟们”相比,“老大哥”科沃斯的研发投入占比,可谓明显“营养不良”。
不仅如此,在各行各业“卷大模型”的潮流下,科沃斯及其“小弟们”也无一例外在卷“扫地机器人”的AI大模型。
除其早已推出的AINA模型之外,目前,科沃斯还全力传播其YIKO语音2.0大语言模型在其重磅新品种的“体验赋能”。
就在一个月前新品发布时,科沃斯便对外宣称,其最新的YIKO语音2.0是科沃斯自主研发的、专用于服务机器人的70亿参数规模的大语言模型,“不需要参考语言模板也可以精准理解你的指令并且执行,智慧清洁从此张口即可,进一步解锁智能清洁新体验。”


然而,业内人士直言“若跑7B的大模型,至少要100TPOS算力。”而有数据显示,科沃斯本地算力约为5-7TOPS。
当然,无论是科沃斯的新品相较于同行,是否有“可圈可点”之处;抑或是在定位导航、AI大模型等关键技术上的研发功底到底“是深是浅”,一个难以回避的问题是,科沃斯还能否重回当年的“扫地茅”?
“经历了腰斩、膝盖斩....都是泪”,一位“小散”谈起自己近些年投资“各种茅”的体会时如是说。而昔日“扫地茅”科沃斯,虽曾在“茅指数”里“一枝独秀”,凭借早早杀入细分市场,进而不断扩张,走上资本之路,令“扫地茅”三个字成为资本市场对科沃斯的高度认可,并被寄予厚望。

然而,左有财报里的“真章”、右有重磅新品在用户使用后给出的“真实反馈”,这些,对过去、现在、未来的科沃斯,到底意味着什么,或不言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