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发布盈喜、重归“果链”,舜宇光学背后的中国供应链质变了?

#媒体热点# 2024-7-24 12:56 191人围观 媒体热点

@港股研究社原创
作者丨南鹞
“超级换机周期”属实?
近日A股消费电子板块,尤其是苹果产业链个股股价的异动凸显,歌尔股份趋势性走强。而原因,一是果链二季度拉货情况好于年初市场悲观情形,二则是苹果两度上调新品备货目标带来收入增长预期,并驱动苹果股价再创新高。
7月21日,舜宇光学科技 (02382.HK)发布盈喜,集团预期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录得公司股东应占溢利约人民币10.48亿元至人民币10.92亿元,较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公司股东应占溢利约人民币4.37亿元增加约140%至150%。
美银证券发表报告指,舜宇发盈喜再次确定了市场憧憬迎转折点的预计。该行预期舜宇将受惠于大型感应器在中高档型号的渗透率上升、更多潜望镜项目以及音圈马达(vcm)供应的价值增加,这些因素将助力舜宇加强产品组合,带动其利润率在今年下半年至2025年扩张。美银证券上调舜宇光学今年至2026年的盈利预测2%至15%,并将舜宇目标价由67港元升至70港元,重申“买入”评级。
除此之外,近日天风国际的分析师郭明錤发文称,下半年开始,iPhone的订单将逐渐重回到舜宇光学(02382.HK),并预期其将在2025年成为苹果的新CCM供应商,且在越南量产与出货新款M5系列MacBook机型的CCM。
先不论这一预测的确定性,若假定机构预测正确,舜宇光学能受益多少?机构又是基于怎样的事实去预测这一可能性?舜宇光学又做对了什么?

01、重回“果链”,舜宇光学获益上限更高?
最早可溯源至1984年的舜宇光学是在2021年才正式打入苹果产业链,当时主要是为iPhone 13提供前置摄像头。在这一年中其股价期间累计涨幅达45%,并创下历史最高价257.56港元/股,市值也创下超2800亿港元的巅峰。
但从财务数据来看,加入“果链”似乎并未给舜宇光学带来明显的业绩增长。财报显示,2020年、2021年、2022年舜宇光学收入规模分别为380.02亿元(人民币,下同)、374.97亿元、331.97亿元,呈逐年递减的态势;对应营业利润也由2020年的48.72亿元,微增至2021年的49.88亿元后,2022年同比骤降超一半至24.08亿元。

事实上,这主要是由于当时全球智能手机的需求曲线已来到单边右侧下滑的拐点了。据Canalys统计,2022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2021年下跌11.3%,创十年来新低,2023年再度下降4%至11.4亿部。
不过,随着时间来到2024年,不同于舜宇光学首次进入“果链”的时机点略显滞后,若此次舜宇光学最终确实重回果链,那么其受益程度,至少在营收、利润方面很大概率将强于2021-2022年。
一方面,此次苹果产品的核心预期在于AI技术加持下的“超级换机周期”将刺激出庞大的新需求,尤其是其需求应用场景不仅限于手机端、PC端,还包括VR、AR、XR等新应用场景的商业化也在加速落地。
与此同时,高新科技也赋能了这些移动消费电子产品更高的价值量。需求量+价值量齐升之中,有望早早进入这系列产品供应链的舜宇光学自然将获益更多。
另一方面,智能化场景中,光学元器件作为“眼睛”在其中的重要作用不言而喻,而高要求下,苹果愿意在这一环节上承受的成本下限也就更高,供应商议价能力自然相对更强,盈利能力得到提高。尤其是考虑到舜宇光学同时出货CCM与镜头,产品整合后其利润有了更好的成长可能。
对此,郭明錤的分析中也表示,成为 Apple CCM的新供应商对舜宇光学意味着,营收翻倍将成为可实现的长期营运目标,以及垂直整合将使其利润成长。

02、教训在前,舜宇光学试图重新讲好“高品质”
当然这一切是基于舜宇光学产品能保持高质量交付的前提之下。而对于这一点舜宇光学应该是有所感悟的。
时间回到2023年,舜宇光学由于生产问题流失了iPhone镜头订单,导致其在苹果光学供应中的比重降到极低。当年其收入体量也再度下滑。财报显示,2023年舜宇光学总营收同比上一年下滑4.6%。
因此想要重新被认可,就必须从跌倒开始思考。
首先,同步尖端产品趋势。根据外媒目前爆料的消息来看,按以往惯例预计将于9月上线的iPhone 16系列会在硬件和软件有所升级。而天风证券猜测,在重要的“卖点”影像方面,iPhone 16 Pro和Pro Max将标配去年iPhone 15最新推出的顶配版四棱镜摄像头。
据现有资料,四棱镜摄像头其实是一种潜望镜方案,其核心原理就是通过镜头后方的折叠玻璃结构,对光线进行多次反射,从而实现更长的焦距和更高的光学变焦倍率。且这种“内变焦”方式,能让手机兼顾增强手机影像功能的同时做到减薄化。
事实上,这与华为上半年发布发影像旗舰机型P70系列采用的潜望长焦镜头技术与可变光圈技术是异曲同工的。
因而,依照这两大巨头在海内外手机市场中举足轻重的地位可以预见,在不远的未来这种潜望式长焦摄像头将覆盖到更多品牌、更多机型中。
从供应链来看,据郭明錤表示,目前苹果与华为的潜望镜镜头都是由大立光主供。不过同样是这两家大厂供应商的舜宇光学目前已首发了5X和10X潜望光学变焦模组,2023年在业内率先量产了潜望式摄像头模组。
其次,技术是核心底层。从技术来看,四棱镜摄像头所追求的长焦体验,背后其实隐含了摄像头模组技术的小型化、减薄化。

图源:舜宇光学官网
舜宇光学目前已将镜头小型化的反射潜望模组供应给部分客户了。而其拥有的高精密光学组装技术,已经能做到亚微米级光学对准,使得群内对焦产品形成可能;封装技术也实现小型化了,并且依托这一优势,其全彩0.4cc、单色0.2cc也已实现规模化量产,甚至已将应用场景拓展至对小型化要求更迫切的XR和loT领域。
据悉在光学器件性能要求更高的Vision Pro等新场景上,舜宇光学已率先尝到红利,且成为了Meta、Pico等全球知名品牌的VR产品的首选供应商。由此可见,其在产品的一体化设计、小型化设计、光学性能上具备的底气。
最后,不容忽视的“产业集群效应”。为应对一些不可控风险、以及全球零部件代工产业逐步向东南亚转移的趋势,舜宇光学在去年3月已向越南政府提议,计划建设一座价值20亿至25亿美元的工业中心,而苹果也早就计划在越南生产MacBook,空间上两者之间加大的合作可能性也得到增强。
或许正是基于企业的这些内核与产业机遇,市场得以推断苹果此次很可能重新选择舜宇光学,并且有望让其进入Macbook光学镜头的供应链。

03、雄起时代中,尖端化、自主化,才是中国供应链绝境逢生的“本”
放大观察视角来看,其实相较于舜宇光学与苹果两个个体间的合与分,最值得关注的实则还是整个“果链”内的中国企业们这些年在苹果业务上经历的一些起伏,与完成的质变。
回顾来看,可以发现,在“果链”之中曾差点被踢出供应链的企业中并不只有舜宇光学。
根据苹果2021财年公布的前200大供应链名单中,中国大陆是其最大的供应地区,拥有超50供应商。然而在2021年至今,国内多家企业先后被踢出果链或遭遇砍单。
具体来看,2020年,也就是欧菲光进入“果链”的第五个年头,其接到了被列入实体清单通知,隔年被提出苹果供应链,随后其业绩一落千丈,持续多年亏损。
2022年歌尔股份突然收到境外大客户的通知,其生产一款智能声学整机产品被暂停,当年其业绩也近乎夭折,计提损失超17亿元。
2023年此前一直传闻产品质量存在问题可能被苹果砍单的闻泰科技主动宣布停止供应苹果。24Q1其净利润下滑近7成。
从这几个典型案例中,可以发现,这些“入果”多年的供应商其苹果业务受到大挫的原因既有不可控的系统性风险因素、也有自身内在的短板原因。然而也存在一个共性:作为当时全球最具成长价值的企业之一,苹果意味庞大的“金矿”,也正是如此,这些企业当时的经营重点就是把好苹果这条大腿,以至于在经营上也高度依赖苹果,抗风险能力较弱,合作一经波动就造成了业绩大幅下滑。
不过,正所谓“田忌赛马,焉知福祸”。成长之路总是要摔一些跤的。经此一遭,目前国内大多挺过阵痛期的“果链”供应商都从不同方面总结了一些思考,并做出一定改变。
其一,产品经得起推敲。从整个大趋势来说,基于中国产业转型、劳动成本以及全球大环境等因素,近年来苹果供应链开始了一系列“去中国化”动作。但主要还是集中在技术含量低的环节,对于歌尔股份、比亚迪电子、长盈精密等以技术和产品为支撑的企业,从库克的态度就可以看出仍是苹果仍有被反向制约到。
而这背后是这些企业多年来对其产品、经营的持续打磨。2023年歌尔股份、长盈精密光在研发投入就分别投入了47.16亿元、81.89亿。可见“果链”的光环强弱是依旧企业本身生产的质量与实力来定,如今舜宇光学的重归也是最好的案例之一。
其二,多元化经营。为了降低对苹果的依赖,国内果链企业近年来陆续开展多元化战略。比如舜宇光学正是得意于其涵盖手机、汽车、安防、AR/VR等领域的多元布局才抗住了这一轮消费电子产业的下行周期;此外歌尔股份转型VR、AR领域、蓝思科技探索了新能源汽车、智能头显以及光伏等领域、领益智造也另外涉足汽车与光伏赛道。
其三,打造一个比肩甚至超越苹果的中国自主链主。为强化链主对整个供应链的绝对话语权,以及保证供应链的安全性与生命力,苹果其实一直会再隔一段时间就对供应链进行“洗牌”。
但这对于供应商而言,将是始终悬于头顶的一剑,难以控制。因此,一个能与苹果比肩的国产链主是产业最大做强的必要选择。而时隔两年之后重新回归的华为让这一可能出现了也真是得益于此,被苹果“抛弃”,欧菲光在被拉出“泥沼”。
可见,这一轮消费电子的复苏中,可以看到的是曾经受限于人的中国供应链的崛起。而一个供应链背后真正的掣肘其实是需要整个整个产业合力才能最终打破的。
这代表着在雄起的新时代中,中国供应链、乃至整个中国制造业需要继续向一个内核——自主且尖端,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