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7
作者 | 牧牧 排版 | Cathy 监制 | Yoda 出品 | 不二研究 “打败你的,往往不是你的竞争对手”。 “耳朵经济”赛道的优等生喜马拉雅,近日再次向港交所发起IPO冲刺。这已经是其“三年四战”IPO。 喜马拉雅由互联网老兵、连续创业者余建军创立;其援引灼识咨询数据,就2023年的移动端总收听时长和在线音频总收入而言,其是中国最大的在线音频平台。 据招股书披露,喜马拉雅在IPO前共完成12轮融资,明星投资者包括腾讯、阅文、小米、好未来、索尼音乐等头部公司,以及美高盛、挚信资本、春华资本等投资机构。 此前的2021年4月,喜马拉雅向美股市场递表,后转战港交所,分别于2021年9月、2022年3月,向港交所两次提交上市申请。 密集IPO冲刺背后,是喜马拉雅的“声”意难做。 据招股书显示, 2021-2023年,喜马拉雅的营收增速分别为43.7%、3.49%、1.69%,近三年营收增速明显放缓,从超40%的增长大幅跌至低于2%。 此外,喜马拉雅的平均月活跃用户在2023年也遭遇增长“瓶颈“。 2021-2023年,喜马拉雅月活用户数分别为2.68亿、2.91亿、3.03亿,对应同比增长率7.2%、8.6%、4.1%。2023年的月活用户同比增长率明显下降。 在盈利方面,2021-2022年,喜马拉雅分别亏损7.18亿元、2.96亿元;2023年扭亏为盈,净利2.24亿元。 喜马拉雅对此表示,主要是用户群体扩大、变现能力增强以及成本结构优化带来的毛利率改善和经营效率提升。 某种程度而言,喜马拉雅在2023年实现经营性盈利更多依赖于“节源”。 去年,喜马拉雅传出大规模裁员。据招股书显示:2021年末-2023年末,喜马拉雅拥有的全职员工数分别为4342名、2883名及2637名。两年间全职人员缩减约40%。 同期,雇员福利开支分别为1.92亿元、1.77亿元及1.15亿元,两年间雇员福利支出约降四成。 不仅员工数量减少带来薪资支出缩减,喜马拉雅的高管层也在降薪。 招股书显示,喜马拉雅创始人兼CEO余建军的收入(薪金、工资及花红),在2022年为375.9万元,在2023年折半至179.8万元;喜马拉雅执行董事兼副总裁李兴仁的收入,也从2022年的208万元,折半至2023年的106.6万元。 尽管喜马拉雅暂时扭亏,但其盈利可持续尚待观察;且喜马拉雅面临的竞争困局也焦灼难解。 拆解2023的营收结构:来自订阅服务的营收为31.89亿元,来自广告服务的营收为14.23亿元,来自直播的收入为11.3亿元,来自其他创新产品及服务的营收为4.18亿元。 其中,喜马拉雅的订阅收入撑起营收半壁江山,近三年的当期营收占比均超过50%。 一方面,传统在线音频行业濒临“天花板”,红海竞争越来越卷;与此同时,抖音、快手短视频平台及小红书、小宇宙等新社交平台,“跨界”竞争者或卷入音频赛道、或抢占用户APP的使用时间,喜马拉雅的竞争形势愈发严峻。 更为焦灼的信号是,AI浪潮来了,AIGC正在潜移默化冲击与改造“耳朵经济“。 有媒体称把喜马拉雅四闯IPO称为“最后一搏“,源于投资人失去耐心。余建军必须“最后一搏。 抛开盈利数据不谈,此前的独立音频平台在新竞争形势之下,如何向资本市场讲述”耳朵经济“的新故事,已成为余建军和喜马拉雅当前的必修课。 本文部分参考资料: 1.《三年四冲IPO,喜马拉雅还在攀高山 》,价值星球Planet 2.《带着扭亏业绩四闯IPO 喜马拉雅的音频生意还好做吗?》,每日经济新闻 3.《喜马拉雅的“最后一搏”》,钛媒体 文章来源:“不二研究”,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文章代表作者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热传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
2024-11-05
2024-09-29
2024-09-26
2024-09-26
2024-09-24
2024-09-24
2024-09-24
2024-09-24